7月29日凌晨,泰国军方那边传来消息,说柬泰边境确实停火了,双方都没耍赖。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意思了。
你猜怎么着?远在苏格兰的特朗普老爷子兴奋得不行,马上跳出来说:“我24小时就搞定了这场冲突,救了几百万人的命!”听起来挺牛的,对吧?
可问题来了,为啥柬泰两国不买账?
这事儿得从7月28日说起。那天,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都跑到马来西亚去了,在人家的主持下签了停火协议。特朗普的支持者们都说,这全靠他之前给两国领导人打的那几通电话。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不过现场的情况可不是这么回事。
座位安排透露玄机
有意思的是,谈判现场一共摆了5张桌子。马来西亚作为东道主坐中间,柬埔寨和泰国各占一张桌子,这都好理解。关键是马来西亚身后还有两张桌子,一张给美国,一张给中国,而且这两张桌子一模一样大!
这说明啥?说明在这场谈判里,中美两国的分量是一样重的。这可把美国那些鹰派人士给气坏了,他们本来以为这事儿全靠特朗普呢。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是,柬泰两国领导人在谢特朗普的同时,也明确感谢了中国的协调。这下美国人就不乐意了:明明是我们老大搞定的,你们咋还要谢中国?
“东盟方式”才是关键
说到底,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柬泰两国感谢中国可不是客套话,人家心里门儿清着呢。
早在两国开打的时候,中国就一直在关注这事儿。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东盟秘书长的时候,就明确支持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来主导调停,用“东盟方式”解决问题。
你看,最后的结果确实是按这个路子走的。特朗普虽然也发挥了作用,但他也得在这个框架里玩,不可能光凭一句话就把事儿给办了。
这就是为什么柬泰两国都要感谢中国的原因——人家设计的这套游戏规则,大家都得按着来。
威胁式外交惹人烦
还有一件事让东盟国家不太爽。特朗普这次劝架可不是好言好语,人家用的是威胁。
他直接告诉柬泰两国的头儿们:你们要是不停火,美国就不跟你们谈贸易协议了。这招特朗普以前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用过,结果呢?印度总理莫迪到现在都不愿意在贸易谈判上给美国面子,美印关系搞得挺僵的。
你想想,谁愿意被人拿着棒子威胁?就算最后妥协了,心里也不舒服。
相比之下,中国那边就显得温和多了,支持东盟内部协商解决,这让小国们感觉更舒服一些。
中国在东南亚影响力超出预期
通过这件事,美国鹰派人士算是看明白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表现得很“懂事”,知道中美两边都不能得罪。不过这也不全是见风使舵,人家确实觉得中国的做法更合适。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小国的生存智慧吗?两边都要讨好。话是这么说,但你得看看人家更愿意听谁的。
从这次的座位安排和感谢词来看,东南亚国家对中国那套“协商解决”的做法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谁也不愿意被人指着鼻子说话。
两种外交风格的较量
这事儿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美国习惯了当老大,动不动就威胁制裁,要么就是经济封锁。中国则更喜欢搞协商,支持地区组织自己解决问题。
哪种方式更受欢迎?从这次柬泰停火的反应来看,答案挺明显的。
特朗普确实起了作用,这个得承认。但是他那套“大棒外交”让人心里不舒服也是事实。相比之下,中国那种“你们自己商量着办,我在旁边支持”的做法显然更受欢迎。
谁的功劳?心里都有数
现在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这次柬泰停火到底谁的功劳最大?
从结果上看,特朗普的威胁确实起了作用,两国确实停火了。但是从过程上看,整个框架都是按中国支持的“东盟方式”来的。
更重要的是,柬泰两国心里有数,知道谁是真心帮忙,谁是拿着棒子威胁。
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朋友过来劝架说“有话好好说,我来帮你们协调”,另一个朋友过来说“再不停手我就不跟你们玩了”。虽然两种方式都可能让打架停下来,但你说哪种方式更让人感激?
所以说,特朗普虽然嘴上说自己24小时解决了冲突,但柬泰两国的感谢词里,中国的分量可一点不比美国轻。这让美国鹰派人士很不爽,也让他们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
地区秩序正在悄然改变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看出来,东南亚的地区秩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依然很有影响力,但已经不是说一不二的老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在稳步上升,而且方式更温和,更容易被接受。
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他们习惯了当老大的感觉,现在突然发现自己得跟中国平起平坐,心里肯定不舒服。
不过对东南亚国家来说,这未必是坏事。有竞争就有选择,有选择就有更多的主动权。他们可以在中美之间找平衡,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说到底,这次柬泰停火只是个缩影,反映的是整个地区格局的变化。美国那套“大棒加胡萝卜”的老路子越来越不好使了,中国那套“协商合作”的新路子越来越受欢迎。
你觉得这种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你看来,大国应该怎么处理与小国的关系?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