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陈佩斯导演兼主演的电影《戏台》终于在票房上突破了3亿元大关!这位曾离开主流舞台数十年的老牌喜剧演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向观众展现了他在娱乐界不可动摇的地位,实至名归的“喜剧艺术家”称号再次得到了坚定的认可。
然而,谁能想到,在票房突破3亿这一喜悦背后,隐藏着陈佩斯难以逃避的困扰。这部耗费了他无数心血,历时13年的电影,初登大幕之时便经历了如过山车般激烈的票房波动——首日票房惊艳地破亿,却紧接着迅速回落至每日不足2000万。虽然如今票房已突破3亿,但后劲乏力的状态开始显露,排片量的持续减少让人对这部佳作捏了一把汗。
陈佩斯为这部电影几乎倾尽所有。他拒绝迎合市场的流量小生,舍弃了那些能够迎合大众口味的魔幻桥段,甚至在春节之后几乎失去了所有投资者,最终只能通过抵押房产、寻求朋友借款来维持剧组的运转。作为一位鬓发斑白的艺术家,他在空旷的片场中,身后是为理想拼尽全力的“戏子”同伴们,展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
展开剩余62%《戏台》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从上映首日的仅26万元票房窘境,到观众们自发发起的“还欠陈老师一张票”的集体行动,再到点映期票房突破6000万,这些数字的背后,饱含着一位艺术家执着于他热爱的事业。就连一向低调的哈文也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地点赞,简单的一句“真好”胜过千言万语。
然而,现实的无情在于,这部没有快节奏冲击、没有“爽点”的传统喜剧,想要让那些成长于短视频时代的年轻观众静下心来欣赏整整两个小时,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观众直言:“这是中年人的悲欢吗?年轻人能接受吗?”这样的质疑让《戏台》的宣传进程颇具压力。
今年,陈佩斯已步入70岁,这部《戏台》或许是他为自己戏梦生涯书写的最后一章。票房过3亿固然值得庆贺,但更让人忧心的是,在这个浮躁的电影市场,真正的佳作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是否正在目睹一位艺术大师与时代之间的最后较量?
各位观众,如果你们仍记得那个在春晚上让我们捧腹大笑的陈佩斯,如果你们渴望在银幕上体验纯粹的喜剧艺术,那么是时候用行动来支持《戏台》了。因为,有些艺术家,值得我们用票房为他们喝彩,铭记他们的奋斗与执着。
发布于:福建省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